教学成果
音乐舞蹈学院2023年教学成果
发布日期:2023-11-22  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音乐舞蹈学院举办艺术月活动,探索艺术美育教育新模式

11月16日晚,音乐舞蹈学院第四届艺术月最后一场演出《毛泽东诗词作品赏析音乐会》在韶乐厅精彩上演。此次艺术月,以“以艺润心,向美而行”为主题,共举办了15场活动,其中赏析音乐会8场、理论与专业讲座5场、舞蹈教学展示2场,搭建了优质学术交流和艺术实践平台。

赏析音乐会涵盖了声乐、西洋乐、民乐和键盘等学院优势专业。为了观众更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,音乐会采取了“讲解+赏析”的形式,每首作品演出前,都会有导赏人详细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,引导观众们带着好奇和兴趣去聆听,感受作品是如何用音乐语言讲述故事,让观众在音乐中产生情感共鸣。

理论与专业讲座,既有授课专家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,以科研成果为依托,以艺术知识讲解为主要形式,增强同学们对音乐作品全方位的理解,又有一对一的教授专业讲座课,以专业技能讲授形式为主,辅以学生的互动展示,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,启发和鼓励更多同学挖掘自身音乐潜力,提高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,拓宽音乐视野。

在舞蹈教学展示中,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演示向大家介绍了海阳秧歌、佤族、藏族、蒙族、维族、傣族等不同民族的基本韵律,秉承传承民族经典,弘扬民族文化,彰显民族精神的理念,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之美。在“转之一字,为众妙之门”身体漫谈与演示的公开课上,通过“转”字内涵的阐释,讲授其与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的必然联系。后又通过主干教材“肩间转腰”“云手系列”等动作内容等讲述,专业知识与美学元素相互融合,进一步深化中国古典舞“身韵”的课程内涵。

近年来,音乐舞蹈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培养“高素质、重实践、多元化”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不断探索优化综合类大学艺术类学生教育培养路径,全力构建艺术美育实践模式。该模式以“学习与实践结合”、“教学与示范结合”、“讲台与舞台结合”为思路,拓展实践育人平台,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。此次艺术月,全体教师带领学生用娴熟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演绎经典,为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搭建了舞台实践平台,演出中以艺术为“媒”演绎中国故事,依托专业阵地打造“音乐厅里的思政课”,让学生在深刻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的同时,牢固树立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,实现了专业教师和学生全面交流,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,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目标。

“我们积极探索艺术美育新形式,是想把民族精神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,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”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邹淑珍表示,接下来,学院将继续以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为理念,秉承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,把握艺术美育教育内涵,深化美育教育改革,用新理念书写新篇章。

 

 

 

我院青年国乐团原创作品入选中国乐器协会扬琴课堂展播

《说博山道博山》是由扬琴演奏家姚金佳根据孙天才散文进行剧本、音乐设计的一部博山八角鼓作品,旨在宣扬并传承家乡非遗艺术。作品首演于2022年6月的民乐剧《故乡情》。本期视频来源于2023年11月的民乐舞台剧《烟大学子乐游记》现场版。

由姚金佳老师编创的《说博山道博山》突破了博山八角鼓的传统演奏形式:民乐(尤其扬琴)不仅是伴奏,更是主要说唱演员,难度大大增加的同时却也提升了演出的灵活性,不再受制于演唱者和伴奏者缺一不可的模式。博山八角鼓是淄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我国传统民间曲艺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曲种。它源于北京单弦,清朝末年传入颜神镇(博山),采用博山方言,吸收诸多民间小调,其传统曲目大都是以历史故事、民间传说和生活趣谈为主要内容。

“博山八角鼓”的演唱形式比较自由,最初是炉工窑匠席地而座演唱,解放后,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整理加工改为坐唱。“博山八角鼓”的音乐为联曲体,常用曲牌有“四句乐”“西柳”“剪剪花”“一串铃”等,目前有记载的曲牌20多个。其曲牌的应用视曲目内容而定,曲牌连接也无固定程序,但开头必须是“四句乐”,结尾当为“一串铃”。其伴奏乐器以八角鼓、三弦为主,后来又增加了扬琴、二胡、坠琴等,过去博山窑工在演唱时也常把盘、碟、盅碗作为敲击乐器。1960年,马祥、马一民对博山八角鼓进行过挖掘整理;1981年闫水村对“八角鼓”的曲牌进行了细致的挖掘和整理;1983年,丁荣茂、钱景龙、李桐对整个曲牌进行挖掘整理;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吴骏瀛创作,王艳林、于敏等艺术家表演的《等女婿》、《灯中情》等作品荣获全国、山东省、淄博市多个一等奖、特等奖,“博山八角鼓”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鼎盛期。近二十年来,随着国民娱乐形式的多样化,博山八角鼓的创作及演唱、表演人才缺乏,普及性差,传承问题亟待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