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
6月13日晚,“以艺润心·向美而行——邹淑珍教授中外声乐作品独唱音乐会”在烟台大剧院隆重举行。此次演出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指导,烟台大学、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,烟台市音乐家协会、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,烟台金帆艺术慈善基金协办。这场艺术盛宴不仅是邹淑珍教授继沈阳音乐学院、山东师范大学、山东艺术学院巡演后的收官之战,更是烟台文化艺术领域的一次高光时刻,为港城夏日注入醇厚艺术滋养。
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、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,邹淑珍教授深耕声乐教育与表演数十年,集“教学名师”与“舞台名家”身份于一体。她是山东艺术教育的重要耕耘者之一,担任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审专家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以烟台音乐家协会主席之责,持续推动地方文艺发展。从国际声乐赛事获奖到《邹淑珍专辑》《邹淑珍独唱音乐会》DVD 发行,再到指导学生屡获全国全省大奖,她用“德艺双馨”诠释着艺术教育者的使命——既以专业造诣培育人才,又以舞台实践传递经典。
此次巡演是邹淑珍教授艺术理念的深度传播,从专业院校到地方舞台,她以“独唱音乐会”为载体,搭建起“专业-大众”艺术桥梁。于专业层面,展现中国声乐教学成果与艺术探索;于社会层面,让高雅艺术走出院校、贴近市民,践行“以艺润心”的文化使命。烟台作为收官站,既是她深耕地方艺术教育的“主场”,更是美育落地生根的“新起点”——借由这场音乐会,将专业艺术的养分注入城市文化血脉,带动更多人感知声乐之美、艺术之力。
音乐会曲目涵盖中外经典,兼具专业性与人民性,17首作品如同一幅声乐艺术全景图:古典与人文之美:外国艺术歌曲《假如我的歌声能飞翔》和《小夜曲》以轻盈旋律勾勒浪漫意境,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借苏轼词赋抒发历史豪情,邹淑珍教授以美声功底诠释古典韵味,让传统诗词与西方声乐形式碰撞火花,体现了古典与人文之美。《咏梅》和《我爱这土地》,用声乐传递红色精神,将家国情怀融入艺术表达,呼应“以艺润心”的时代使命。山东民歌《包楞调》展现地方音乐魅力,歌剧选段《晴朗的一天》、《多么快乐的一天》则接轨世界经典,徐祥等特邀嘉宾与邹淑珍教授的合作,拓宽声乐表现维度,彰显艺术包容性,宛如一场民族与世界的对话。《百鸟朝凤》以钢琴独奏开篇,融合传统民乐元素;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搭配小提琴独奏,打破独唱单一形式,展现“声乐+器乐”的协同之美,让音乐会更具视听层次,展现多元的艺术形式。这些作品既涵盖西方古典、中国诗词、民族民歌,又融入歌剧经典与时代旋律,体现“专业性”与“人民性”的统一,让不同年龄、背景的观众都能在旋律中找到共情点。
烟台大学与烟台城市文化发展深度融合,音乐舞蹈学院作为艺术教育核心阵地,长期肩负“繁荣地方文化”使命。邹淑珍教授本次联袂烟台市优秀音乐人才代表陈方方、刘金玲、徐祥、王磊、吴潇和郭明杰以音乐会为契机,实现“校城协同”。
当《祖国万岁》的旋律在大剧院响起,这场音乐会圆满礼成,但这场音乐会的意义却远未落幕。邹淑珍教授以“收官巡演”为烟台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更以“以艺润心”的坚守,诠释艺术教育者的初心。于烟台而言,这是城市文化繁荣的生动注脚——借由烟台大学、烟台市音乐家协会等多方合力,让高雅艺术不再“高冷”,而是成为滋养市民心灵的源泉;于艺术传承而言,这是经典与创新的一次成功对话,让声乐艺术在时代语境中焕发新活力。
未来,期待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继续深耕“校城融合”,以更多的艺术实践,让美育之花在港城常开不败,让艺术的力量持续“向美而行”,点亮城市文化的璀璨星空。